十二、喷涂飞溅、浪费严重
产生的原因:
有些真石漆在进行喷涂时会掉砂,甚至会四处飞溅,严重时可浪费1/3左右。
1.碎石搭配不当
真石漆中天然碎石颗粒不能采用均匀大小的颗粒,必须采用大小不同的颗粒混合搭配,如果采用均匀颗粒或颗粒搭配不合理,均会造成喷涂飞溅。
2.施工操作不当
可能是喷枪口径太大、喷枪压力选择不当等因素也会造成飞溅。
3.涂料稠度不当
涂料稠度调制不当也会造成喷涂时掉砂和飞溅,严重浪费材料。
处理方法:
1.调整碎石级配
通过施工现场观察发现,过多使用粒径小的天然碎石会使漆膜表面质感偏低;过度使用粒径大的碎石,则容易造成飞溅和掉砂,只有按一定级数配比,才能达到均匀统一。
2.调整施工操作
如果是喷枪原因,则需要调整喷枪口径和压力。
3.调整涂料稠度
如果是涂料稠度造成原因,则需要调整稠度。
十三、真石漆发花
产生的原因:
1.基层酸碱度的影响,酸碱度大于9,就会导致发花现象。
2.施工过程中薄厚不均匀容易出现发花,此外真石漆喷涂用量过少、漆膜太薄也会造成发花现象。
3.真石漆生产过程中,纤维素比例过高,是发花的直接原因。
处理方法:
1、严格控制基层酸碱度,使用抗碱封闭底漆做封底处理,防止碱性物质析出。
2、严格执行正常施工用量,不偷工减料,正常的真石漆理论涂布量为3.0--4.5kg/平米左右
十四、真石漆黄变
真石漆黄变简单来讲就是颜色发黄,影响美观。
产生的原因:
生产商采用了较差的丙烯酸乳液作为粘结剂,乳液经过太阳紫外线照射会发生分解,析出有色物质,最终造成黄变现象。
处理方法:
要求厂家选用优质乳液作为粘结剂,提高产品品质。
十五、色差
产生的原因:
同一墙面没有使用同一批号的涂料, 两批涂料存在色差。真石漆涂层色彩完全由砂石颜色决定, 出于地质构造的缘故, 每批彩砂难免有色差, 所以在进材料时,最好要选用同一批石矿加工的彩砂, 进货一次要进全, 以减少色差。涂料储存时分层或表层出现浮色, 喷涂前没有充分搅拌均匀。
处理方法:
同一墙面尽量使用同一批号的涂料;涂料储存时分批放置;喷涂前应充分搅拌均匀后再使用;在进材料时,最好要选用同一批石矿加工的彩砂, 进货一次要进全。
十六、涂层不均匀、接茬明显
产生的原因:
没有使用同一批号的涂料; 涂料储存时分层或表层出现浮水, 喷涂前又没有充分搅拌均匀, 涂料粘度不同; 喷涂时空气压力不稳; 喷涂时喷枪喷嘴的口径因磨损或安装错误而发生变化;配合比掌握不准,掺加料不均匀;涂层厚度不一致;施工洞口等封堵不及时或后补造成接茬明显;面层施工没将茬子甩在分格处或不明显处,而是无计划乱甩槎形成面层涂层接茬明显可见。
处理方法:
应安排专人或厂家对配合比、稠度等相关因素进行控制;施工洞口或脚手架的搭设口等应提前封堵修补完成;尽量使用同一批号的涂料;涂料储存时分批放置,喷涂前应充分搅拌均匀后再使用;喷涂时及时检查喷枪喷嘴,调整喷嘴压力;施工中间甩槎,必须把茬子甩到分格缝或管后不明显的地方,严禁在块中甩槎;二次接茬施工时注意涂层厚度,避免涂层重叠,形成深浅不一。
十七、涂层脱落、损伤
产生的原因:
涂料施工时基层的含水率过大; 受过外力机械冲撞; 施工气温太低而造成涂料成膜不好; 揭去胶带时间不适或方法不当造成涂料损伤; 外墙底部未做水泥脚线;未使用配套封底涂料。
处理方法:
按施工程序和规范施工;施工过程中注意成品保护;
十八、交叉污染严重、变色
产生的原因:
涂层颜料褪色,经风吹、雨淋、日晒颜色变化;施工时各专业之间的施工顺序不当造成交叉污染。
处理方法:
要求选用抗紫外线、抗老化、抗日光照射的颜料的涂料,施工时严格控制加水,中途更不能随意加水以保证颜色